2022年1-3季度山东省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情况
2022年1-3季度,我省大数据产业运行平稳,大数据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税收收入增速小幅提升,大数据技术支撑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突出。
一、总体运行情况
大数据业务收入、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3季度,全省监测范围内大数据企业936家,实现大数据业务收入1137.2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达1824.1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约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
利润总额、税收收入增速实现小幅提升。全省大数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9.6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总额93.2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分领域运行情况
大数据技术产品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1-3季度,大数据技术产品收入达到565.2亿元,同比增长29.0%,占全省大数据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49.7%。
大数据服务产品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大数据服务产品收入达到572.0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省大数据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0.3%。
大数据技术支撑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优势突出。全省服务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大数据企业占比分别为9.9%、33.4%、56.7%,分别实现业务收入102.6亿元、394.8亿元、639.8亿元,大数据在支撑二、三产业发展方面作用突出。
三、产业活跃情况
产业总体活跃度持续提升。1-3季度,全省大数据产业活跃度指数1为83.1%,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处于比较活跃水平。
各区域产业活跃度均保持小幅增长。济南、青岛活跃度指数分别为87.06%、85.53%,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居于全省领先地位;其次是烟台、潍坊、临沂、东营、威海等地,活跃度指数均高于74%,处于一般活跃水平;其余地区活跃度指数均在64%以上,处于欠活跃水平。
————————————————————————
1 [活跃度测评根据原工商总局企业活跃度分析指标体系和算法模型进行优化构建;活跃度评价测算对象不包含分支机构、分公司、非公司的企业,主要从企业规模、经营状态、创新水平、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测评。共分为:不活跃、欠活跃、一般活跃、比较活跃和非常活跃5个等级,其中,0%(含)-60%(不含)区间为不活跃、60%(含)-70%(不含)为欠活跃、70%(含)-80%(不含)区间为一般活跃、80%(含)-90%(不含)以上为比较活跃,90%(含)以上为非常活跃。]